而海上大风再次引发海事部分封航,船舶不能正常走靠。
后期,随着保供力度的逐步加大,先进煤炭产能释放明显加快,山西、内蒙等地煤矿陆续恢复生产,供应量持续增加。双山煤矿:2017年11月14日零点开始,3-8块,8-15各上涨10元,其他煤种价格不变。
山西晋北地区:煤矿陆续复产,动力煤市场呈下调趋势,幅度10-30元/吨不等。在需求下降,供给增加,稳定煤价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动力煤价格或将继续承压下行。政策方面近日发改委印发《关于推进2018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的通知》,据了解2018年煤炭市场将继续实行基准价+浮动价的价格机制,长协基准价或维持2017年水平不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原煤产量28354万吨,较上月减少1458万吨,下降4.89%。近期,陕西、山西、内蒙煤矿近期全面复工,除了不合格的煤矿以外基本都复产。
另外,近期下游需求减少,后期,受大气污染治理的影响,四大高耗能行业将实行采暖季停产或错峰生产,由于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近三成,煤炭需求进一步受削减,预期短期之内煤价仍有下跌的空间。金鸡滩煤矿:尊敬的各位客户:2017年11月14日10时起,金鸡滩混煤执行现汇460元/吨,承兑469元/吨。《报告》认为,淘汰落后产能是工业小窑炉散煤治理的重要内容。
民用散煤主要分布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散煤占民用散煤总量的94%。《报告》称,我国散煤消费主要集中于工业和民用两大领域小窑炉散烧煤多来自建筑、砖瓦、石灰三个行业的落后产能,应淘汰的落后产能的燃煤量约1.63亿吨。中国煤控项目散煤治理课题组日前发布《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称,我国散煤消费主要集中于工业和民用两大领域。针对民用热水的散烧煤,在具备资源条件的地区推进太阳能的利用。
民用散煤治理主要分为三个内容:针对冬季采暖期的散烧煤,以推进清洁供暖为主要抓手。《报告》认为,淘汰落后产能是工业小窑炉散煤治理的重要内容。民用散煤总量约2.34亿吨,占散煤总量的31%,是散煤的第二个主要来源。超九成民用生活散煤用于北方冬季农村取暖。
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民用散煤治理的重要抓手。民用散煤主要分布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散煤占民用散煤总量的94%。工业领域散烧煤总计约3.91亿吨,约占散煤总量的52%。工业领域散煤主要来自工业小锅炉和小窑炉。
针对炊事散烧煤,继续提高液化石油气和电的使用比率煤改气的经济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21日至30日,24省(区、市)液化天然气(LNG)价格比上期上涨1243.2元升至5636.7元,涨幅达28.3%。
而在推广煤改气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两个账本,一本是经济账,一本是环保账。煤改气的环保账关停煤炉,换天然气。
戴彦德建议,满足LNG市场需求,第一要挖掘潜力,应对需求高峰。虽然一些地方出现限气、停气现象,但这一现象并不会持续,多数居民供气是可以解决的。政府下决心治理雾霾和环境污染,在页岩气开发方面也应该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补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中又提出,到2030年争取将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15%。第一要加大天然气开发力度,完善天然气管道和燃气设备建设,增强自主供应能力,第二要利用国际市场,增加天然气进口。林伯强则认为,中国的页岩气储量据说很大,是不是可以加大开发补贴力度,这不仅是一本经济账,还是一本环保账。
第二要适当调节,工业项目是否可以腾出一部分空间,保民用。正因此,据中国能源报消息,《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近期将出台,要求三年以后实现替代散煤7400万吨,五年之后替代散煤1.5亿吨,集中供暖和清洁供暖比例达到50%以上,建构起完整的清洁取暖产业体系。
坏消息则躲躲藏藏,因为设备改造不够及时,部分地区天然气供应不足,出现了限气、停气的现象。煤改气政策实施后,天然气的需求明显增加。
这一举措背后的动力是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等市场成熟到一定程度上,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发挥更好作用。
戴彦德认为,在此背景下,天然气供应要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与此同时,发改委10月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供气企业要认真履行供气合同和社会责任,做好供应保障工作。据媒体报道,面对LNG价格上涨,发改委已部署相关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要求各液化天然气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加强价格自律、规范价格行为。可以看出,中国天然气市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今年8月,发改委和环保部等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提出,位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在住宅取暖方面实现以气代煤、以电代煤。进口天然气581万吨,同比增长52.1%,增速比9月份加快48.2个百分点。
好消息显而易见,城市的蓝天越来越多了。另外,LNG供需之间的不平衡,长期来看还涉及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能源供应结构单一。
一本经济账,一本环保账。在林伯强看来,想要LNG价格保持平稳,政府在推动LNG需求提高的同时,也应该加大供给,至少应该敦促企业做好充足准备。
煤改气给我们带来的消息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好消息,一种是坏消息。今年煤改气力度很大,从长远看,国家在LNG供应方面应该做一些长远的安排。而《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第三价格不能一味上涨,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个问题。
但他同时强调,天然气开发是一个资本加抗风险的问题,需要大量资金和强抗风险能力。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中国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化解环境约束、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此持相同观点,他认为LNG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供不应求,以往冬天也会出现一些缺口,但今年缺口尤为明显,这与国家推广煤改气有关。价格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供需的问题。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看来,LNG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供需不平衡,间接原因是国家正大力推广煤改气和煤改电。因此,在增加天然气供给方面,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培育和管理这一市场。
评论留言